2017年4月,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列出了全球前20大嗜飲咖啡的國家。瑞典在這個名單中位居第6名的寶座,平均每個人一年會消耗掉8.2公斤的咖啡原料。除了寒冷的氣候外,又是什麼原因能讓這個本身不產咖啡豆的北歐國家創造出如此驚人的成績呢?
知名作家Anna Brones在Kitchn的文章中指出,對於瑞典人來說,咖啡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或是提神飲料,更是一種生活風格。
什麼是fika?
一天當中的任何一個時段,只要你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喝杯咖啡,這都可以叫作fika。通常瑞典人在fika的時候,除了喝咖啡之外,也會點一些甜點來搭配。
Anna Brones所撰寫的《必咖fika:享受瑞典式慢時光》(Fika: The Art of the Swedish Coffee Break)一書中有個很清楚的定義:「同時可以拿來當動詞跟名詞來用。
Fika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就是空出一段時間來休息一下。享用一杯咖啡或是茶也可以,然後選個甜點來配。Fika可以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可以藉著fika與朋友相處。你可以在家fika、在公園fika,甚至是在工作場合 fika也可以。最重要的一點很簡單,就是要去「做」——花點心思特別排出時間來,放慢腳步,享受這段美好的時光。這就是fika的精神所在。」
如何 fika?
你可以獨自一人點杯咖啡,配上瑞典頗具盛名的肉桂捲,享用屬於自己的 fika時光,但是fika同時也可以是一種社交活動。工作場合的茶水間或是休憩室也時常被稱作fikaroom。不論是白天接近中午時,亦或是下午距離下班還有一段時間的時候,你都可以看到同事們聚在一起享受著fika時光的樂趣。

Fika也是個三五好友聚會的絕佳時機。可以利用fika的機會找間咖啡廳,與朋友共享糕點,並藉此聯絡感情。
受到南歐咖啡文化的影響,現在在瑞典的咖啡廳也可以點得到卡布奇諾或是拿鐵。但是在瑞典,最道地的煮法仍然是經典的濾泡式黑咖啡;另外在當地享譽盛名的煮咖啡(kokkaffe)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對瑞典人來說,不論喝的什麼種類的咖啡,總是要配上一些甜食才對味。通常這些甜食可以小從一片餅乾,大到一塊蛋糕都行。但是也有人會想要搭配比較健康的輕食,所以如果你看見有瑞典人三不五時就喝著咖啡吃著三明治也不要覺得奇怪。因為對瑞典人來說這也是種十分正常的行爲。
Fika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形式更是千變萬化。在瑞典,幾乎每個辦公室都會有所謂的fika時間,早上跟下午各一次。如果是在火車上,不方便自己準備的話也不用擔心。通常火車上的餐車也絕對少不了fika 特餐(一杯咖啡與一顆甜的麵包捲)。

為什麼要 fika?
Fika象徵著投入一種「慢活」的懷抱。在美國,一般人喝咖啡的習慣通常都是外帶一杯邊工作邊趁著開始打瞌睡前,先狠狠地啜上幾口。而對於瑞典人來說則是完全相反的。Fika不單單只是點心時間而已,更是一天當中可以值得期待、細細品嚐回味的時光。而這不正是現代的人們所嚮往的嗎?一個放慢腳步的機會。
Fika不只是休息時間的代稱,更是一種值得大家效法的生活習慣。
在臺灣,儘管對很多人來說,fika仍然是一個的概念;然而,其實仔細想一想,從前陣子流行的下午茶,到近來大家常掛在嘴邊的早午餐,我們似乎也是在找一個方法來去界定一個跳脫正餐以外的用餐與生活形式。而比早午餐還要輕盈隨性、又不像下午茶規定要在下午的fika,會不會就是我們潛意識中默默在追尋的一個答案呢?


參考資料 : NOM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