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低因咖啡,大家想到的基本上都是經過特殊處理來減少其咖啡因的低因咖啡,其實,在大自然中有存在著一款天生咖啡因含量就低,咖啡因含量僅0.5%的咖啡品種,那就是要跟大家介紹的尖身波旁!
尖身波旁咖啡豆是天然的低咖啡因品種,在學術上會稱作「Coffea Laurina」即勞倫娜咖啡,但一般俗稱是尖身波旁「Bourbon Pointu」,這是因爲其豆型較爲狹長且兩端稍尖,因而得名。
不同於其他人工處理後的低因咖啡,尖身波旁是基因上的退化,導致咖啡因含量相較於一般的波旁咖啡樹來得低,且風味更棒,但是產量極低,這也是爲什麼尖身波旁稀有且昂貴的原因。
尖身波旁這品種特別容易感染葉銹病、黑斑病,這是造成產量低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尖身波旁十分珍貴,大多會在實驗室培育。
早在18世紀,尖身波旁已經受到了世人的歡迎,就連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著名小說家巴爾扎克都是它的「粉絲」!在18世紀到19世紀這期間,尖身波旁曾在波旁島大面積種植,在18世紀尖身波旁曾達到年產4千公噸的高峰!
在尖身波旁銷身匿跡數十年後,一位日本上島咖啡(UCC)的咖啡專家-川島良彰,多次在薩爾瓦多聽到咖啡農提及「低因咖啡樹可能還存活在波旁島」,讓他有了尋找尖身波旁的念頭。
於是他在1999年在前往非洲考察時,順道拜訪波旁島,尋找傳說中的低因咖啡樹。不過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島上的年輕人都沒聽說波旁島曾經有咖啡作物,只好在離去前留下聯絡地址給當地的農民和官員。
終於在兩年後,也就是2001年,川島接到了來自波旁島農民的電話,述說在野外發現了三十多株不知名咖啡樹!
後來經過專家鑑定,確認是當時的波旁尖身咖啡樹,所以就法國的科學家與日本上島咖啡合作,展開了天然低因咖啡樹的復育計劃,終於在2006年有了第一批少量的波旁尖身咖啡豆,經篩選後於2007年販售,但僅供日本市場爲主,價格高昂,據說比頂級藍山還要貴上四倍!
在2018年世界咖啡沖煮大賽上,來自瑞士的Emi Fukahori憑藉一支來自巴西的半二氧化碳浸漬處理法波旁尖身,踹翻了一衆巴拿馬瑰夏脫穎而出,成爲咖啡賽史上又一值得紀念的篇章。
當時選用的豆子是來自巴西Daterra莊園Cerrado Region的一支Laurina波旁尖身(也就是Bourbon Pointu),解說時就稱這一品種的咖啡比其他阿拉比卡種少50%的咖啡因和20%綠原酸,因此少了很多苦味,能力壓一衆瑰夏,最終摘下WBRC桂冠,尖身波旁這一品種不容小窺。
尖身波旁的咖啡樹類似於一顆小聖誕樹,枝條較短、葉片狹窄,咖啡因含量僅爲0.5%。特別容易感染葉銹、病黑斑病,這是造成其產量低的主要原因,紅果成熟期比其他品種要早。
雖然如今的尖身波旁已沒有當年那麼誇張的價格了,但也還是十分珍貴的一支豆子,那麼如此昂貴的尖身波旁風味到底如何呢?如果有機會看到這隻咖啡豆,千萬得要抓住機會試喝看看這隻具有傳奇歷史的咖啡豆!
參考資料:咖啡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