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有人用咖啡杯底下的盤子喝咖啡嗎?現在看來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行為,不僅沒衛生也沒道理,但是在古時的歐洲,這可是貴族才會做的事。
咖啡杯底下的小盤子現今主要用於放置糖、奶精、攪拌棒,或是防止咖啡液溢出沾染桌面,有點像杯墊的感覺。然而,這個小盤子最初的用途與這些功能都無關。事實上,它承載著17世紀歐洲的咖啡史。在那個時候,咖啡與茶剛剛開始傳入歐洲的上流社會。
16世紀當時歐洲並未掌握自製瓷器的技術,只有陶器工藝。陶製的杯子由於胎壁較厚,無法像瓷杯一樣輕薄透亮。加上當時勺子、杯子、盤子等物品都屬於稀有品,並無專為飲用咖啡而設計的杯子。因此,歐洲開始進口中國與日本的瓷器。
然而,中國的茶杯當時並無耳,瓷杯的杯壁也非常薄,手端著杯子會感到燙手,而容易把這些昂貴的進口瓷杯摔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洲貴族開始將咖啡從瓷杯中倒入咖啡盤來降溫,然後以盤就口飲用咖啡,芬蘭語把這種用盤喝的動作稱為「juoda kahvi tassilta」,瑞典語則是「Kaffepåfat」,意思是盤上的咖啡。
隨後在17世紀初,咖啡開始在歐洲社會流行起來。然而,由於當時容器的限制,人們只能使用中式或日製茶杯來裝咖啡,直到18世紀(1710年),德國的煉金術士終於發現了製造瓷器的配方,歐洲才能開始製造自己的瓷咖啡杯。
當時的歐洲人不僅將盤子用於喝咖啡,也用它來喝茶,而這個杯盤的用途,同時也象徵著美國政治體制的運作。
這段歷史故事不僅闡述了咖啡杯底下小盤子的起源,更以喝茶的情境,呼應著美國政治體制的設計原則,彰顯了權力分立和制衡的重要。
在當時的北歐,除了用盤子喝咖啡的習慣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喝咖啡方式,就是口裡含著糖,然後用嘴就盤喝咖啡。這種方式可以讓咖啡液浸潤糖塊後再吸入口中,使咖啡的苦味轉變為甜味。
這種口含糖喝咖啡的方式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瑞典話叫做「dricka på bit」(含糖塊的飲料),或叫「drink with alump 」。在進行這種習慣的時候,手部的動作也有所要求。
當將咖啡倒入盤子時,要用五隻手指張開抵住盤子的底部,再將盤子舉到齊嘴的位置,然後含著糖把咖啡吸掉,這稱為「啜吸法」。這種喝咖啡的方式會發出相對較大聲的聲音,有點像現代日本人吃拉麵那樣,因為可以更快速地啜吸咖啡,同時也能把氧氣帶入口中,使咖啡呈現霧化的狀態。
中國茶杯的造型對歐洲早期的杯具設計產生了影響。在18世紀初,德國的瓷廠Meissen首先掌握了製瓷技術,隨後這項技術傳播到整個歐洲,歐洲各國開始自行製造瓷杯和盤子。這些新的瓷杯帶有可以用手握住或捏住的杯耳,逐漸取代了原本需要用盤子喝咖啡的習慣。
然而,深受歐洲影響的北歐地區,卻繼續保留這樣的傳統直到現在,視其為一種享受。到了20世紀中,直接從咖啡杯飲用咖啡已成主流,咖啡杯底盤原本的功能逐漸淡化,但仍然演變成凹槽較淺的小盤子,用於放置咖啡杯的底盤。
原來咖啡杯底下的盤子蘊含著歷史故事和文化差異,提醒我們咖啡的魅力不僅在香氣和味道,而是連結著人們的生活和文化,成為一種濃縮生活哲學。
參考資料:Every Littl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