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咖啡消費市場上,我們能經常能聽到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但其實還有一個咖啡種默默無聞地在咖啡消費市場上“付出”上百年,它就是賴比瑞亞(Liberica)。
賴比瑞亞的起源
賴比瑞亞原生長在西非海岸賴比瑞亞的低海拔森林裡,其名字來源就是根據它的起源地賴比瑞亞(Liberia)而命名的。

賴比瑞亞的特徵
賴比瑞亞咖啡樹比阿拉比卡種或羅布斯塔高大得多,樹高達到6-20米,而賴比瑞亞結出來的咖啡果也比其它兩個咖啡要大,所以賴比瑞亞種也稱為大果種。其咖啡風味以其濃郁的木材和煙燻味而聞名。
賴比瑞亞種、阿拉比卡種和羅布斯塔並稱商業咖啡市場三大咖啡種類。賴比瑞亞咖啡佔世界消費量的2%,與阿拉比卡咖啡(約75%)和羅布斯塔(約20%)相比顯得相形見絀。

賴比瑞亞的風味
在所有咖啡種類中,賴比瑞亞的咖啡因含量最低。羅布斯塔含量最高,每100克豆中含有2.26克咖啡因。阿拉比卡咖啡僅次於每100克豆1.61克咖啡因。賴比瑞亞每100克豆僅含1.23克咖啡因。
儘管賴比瑞亞的咖啡因含量低於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但它的風味確實不太友好。賴比瑞亞的咖啡風味主調為堅果、黑巧克力的厚重感和煙熏的香氣。它具有濃郁的風味,強烈粗壯,甚至帶有泥土和木材的味道,與阿拉比卡歡快愉悅的風味相比,賴比瑞亞的風味顯得更加沉重、憂鬱。
有些人甚至將其描述為液態煙草,因為它產生的濃煙熏味和氣味與實際的煙草植物相似。菲律賓人甚至將此咖啡稱為“ Kape Barako”,可理解翻譯為“壯漢咖啡”。
雖然賴比瑞亞的風味不太令人討好,但它的餘韻出奇的優秀,那種回味濃而不烈,保留在口腔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賴比瑞亞常用於當作速溶咖啡的原材料,在菲律賓,“ Kape Bar ako”成為老一輩早餐必喝的咖啡。在馬來西亞,賴比瑞亞咖啡豆被製作為當地的土特產——白咖啡。
賴比瑞亞的種植
賴比瑞亞的種植歷史與其風味特徵一樣複雜。賴比瑞亞起源於非洲西海岸的利比里亞。直到19世紀才被人們發現並人工種植,由於其樹身過於高大,採摘起來非常困難,所以一直沒有廣泛種植。
菲律賓成為利比里卡最大生產國
1890年全球咖啡銹病的爆發,東南亞的阿拉比卡咖啡成為葉銹病最大的受害者。葉銹病加上嚴重的農害導致菲律賓的咖啡產量在兩年內減少了80%,大量咖啡農紛紛轉種其他的經濟農作,菲律賓的咖啡產業就這樣停滯了50年。
眼看著咖啡種植業的快速崩潰,菲律賓政府率先尋找帶有強壯的抗病性羅布斯塔及賴比瑞亞作為替代品,並計畫在5年內復興菲律賓咖啡產業。事實上,這計畫也成功了。
由於菲律賓的低海拔,天氣炎熱,降雨充沛,非常適合賴比瑞亞的生長。直到今天,菲律賓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賴比瑞亞生產國,後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也相繼種植大量的賴比瑞亞及其變種,使得賴比瑞亞跨越了半個地球來到東南亞蓬勃發展。
1962年,菲律賓終於不必再依賴進口咖啡,本國的咖啡產量恢復到能夠自給自足。其中,大量的需求來自於菲律賓各地的即溶咖啡工廠,帶有“硬漢風味”的賴比瑞亞種便是他們需求的一員,雖然他們需求更多的是羅布斯塔。但這已經足夠讓目前的菲律賓攀登上賴比瑞亞的最大種植國了,畢竟除了它,很少會有其他國家大面積的進行種植!
正如開頭所說,目前的咖啡商業市場並沒有賴比瑞亞種的容身之地,倘若像羅布斯塔一樣,以阿拉比卡的種植方式進行栽種,不知道是否也能像羅布斯塔一樣,種植出「精品級別」的賴比瑞亞呢??


參考資料:CAFFE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