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咖啡苗從種下到結果,最少需要三到五年,正式量產更要等上七~八年。任一新品種的選育開發時間長達三十年,因此要下注在哪一個咖啡品種,這是非常需要認真面對與決策的育種計畫。
新樹的栽種與選擇,是一場面對未來二十年至三十年環境變遷的投資與下注。咖啡園究竟要種什麼品種?這些品種,對於種植者帶來怎樣的管理風險優劣,或是成本壓力?都是種植者需要了解的。
本文將介紹阿拉比卡品種研發的四波計畫,幫助我們掌握栽培品種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趨勢。
阿拉比卡從植物分類學眼光來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自然變種」與「栽培品種」。
自然變種(variety)是原生種,被帶入農業社會,透過自然環境的壓力,而進行自然演化或突變,進而擁有不同的特性。栽培品種(cultivar),透過人為的選育控制手段,進行純化(pure-line),並透過數代選擇與田間管理的雙重測試而定(fixed-line)。
從各國的咖啡種植來說,自然變種一直是穩定的取種來源,取種的地區就是非洲的阿拉比卡咖啡原生種,或傳家寶品種或地方品種。
1950年前各洲的咖啡莊園,除了衣索比亞,主要都是從葉門的地方品種(鐵皮卡Typica與波旁bourbon),傳播到各地產生的自然變種。
但1950年代起,全球咖啡栽種可謂進入栽培品種紀元。
與自然變種相較,栽培品種更有利於農業的多重生產考量,包括年產能,農田管理,收穫方便,及抗病力等等。
在咖啡農業,也很自然順應此趨勢,走向四波不同的育種路線。每一階段的興起,都借助了前一階段的育種結晶。
栽培品種第一期「矮小緊湊」
1950年代,被稱為育種界的綠色革命,這時間興起很多農藝研究,將傳統咖啡中的原生種,以園藝的育種優生手段,開始進行新品種的選擇與培育。這裡打頭陣的,是針對中南美洲咖啡種植園,所進行的大規模新品種育種計畫。
各地的咖啡育種專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挑選栽培矮小且生長緊湊(上圖)的阿拉比卡新品種,取代原本樹高枝長(下圖)的阿拉比卡傳統自然變種。
高度降低,增加照顧容易度,縮短了田間照顧與收穫的時間,時間就是金錢,這類樹種可以減少咖啡莊園的勞動成本。
樹枝縮短,每公頃農田可以種植的咖啡樹量變多,每公頃收穫量自然增加,這可在不增加不動產成本下,提高利潤。
這些矮種化的栽培品種,最大的特徵是,高風味、矮樹種、易罹患疾病。
易罹患疾病是這些矮種栽培品種的致命傷(下圖),這也成為下一波咖啡豆育種的首要考量。
栽培品種第二期「抗病害」
自1970年啟動的第二波育種,主要是針對各類咖啡樹疾病的侵擾,研發高抗病力的品種。
這時期主要使用”種間雜交技術”,利用高病害的物種,與前述第一波培育出來的矮小品種,進行跨物種的雜交。
由於使用了雜交技術,所以培育出來的新品種,需要至少20年或是八個世代的選育,才能讓其植物特徵穩定,可以代代靠種子繁衍。
第二波栽培出的抗病品種,分為兩個種,一個是卡堤摩(Catimors),另一個是薩奇莫(Sarchimors)。
卡堤摩本身不是一個品種,而是具有類似特徵的品種群體,包括Lempira,Costa Rica 95,Castillo 及Colombia等等。
Sarchimors也不是一個品種,而是具有類似特徵的品種群體,包括有Marsellesa,Parainama,Obata等系出同門的栽培品種。
這些兩大組別的抗病品種都在1990年代釋出。它們的特徵是矮種,高抗病力,但是顯著的低風味。風味不佳就是第二波咖啡品種的最大致命傷。
下文將分享第三期及第四期的栽培重點。
參考資料:CafeCulture啡言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