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為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一種園藝性多年生的經濟作物。咖啡樹的一生一般分為這幾個階段:
(一)幼苗期(如下圖)
幼苗期是從種子芽到苗木出圃的一段時期(苗圃育苗的階段),大約0.5-1.5年的時間。在咖啡種子播種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萌發過程後子葉開始出土,大約要經過30-100天,其時間的長度與溫度和濕度有很大的相關性。萌發後須將子葉苗移到營養袋中育苗,需要3-12個月方可出圃。
(二)幼樹期(如下圖)
幼樹期指從定植到投產之前的這段時間,大約2-3年。這段時間的主要特點是營養生長旺盛,每年可抽繩6-8對一分枝,以根、莖、葉生長為中心,地上和地下部分迅速擴展,形成理想的植株結構,為投產做準備。
(三)初產期
初產期指開始投產到盛產來臨的這段時間,這一時期咖啡開始進入生殖生長,咖啡樹營養生長旺盛,養分需求量很大。
(四)盛產期
在初產期後1-2年左右即進入盛產期,咖啡樹一般3~4年才會開花,約在每年2~3月,外觀和氣味與茉莉花相似,開花時緊生於樹枝呈簇狀,花期3~5天。花開後,便結出綠色小果,幾個月後成熟變紅成為可採摘的熟果。
成熟的果實外皮呈紅色,由於形狀和顏色與櫻桃相似,很多地方稱成熟咖啡果實為咖啡櫻桃。在鮮紅的外果皮下,是果皮、果肉及一種甜甜的黏黃物質包住咖啡豆。管理妥當可持續30年左右。
(五)衰老期(如下圖)
生長量逐年下降,經濟壽命臨近結束,咖啡樹預示著進入了衰老期。其壽命長短與氣候、土壤、管理水平密切相關,仍有百年古咖啡樹可以開花結果。
咖啡樹種植需要什麼條件?
咖啡樹的原產地在非洲的衣索比亞。咖啡樹在植物學上,屬於茜草科咖啡亞屬的常綠樹,而一般所俗稱的咖啡豆,勘察是咖啡樹所結果實的種子,只因為形狀像豆子,所以被稱為咖啡豆。
氣候是咖啡種植的決定性因素,咖啡樹適合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所以南北緯25度之間的地帶,最適合栽植咖啡。而這個咖啡生產地帶,一般稱為「咖啡帶」或「咖啡區」。
但是,並非所有位於此區內的土地,都能培育出優良的咖啡樹。咖啡樹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為:溫度介於15-25℃之間的溫暖氣候,而且整年的降雨量必須達1500-2000毫米,同時其降雨時間,要能配合咖啡樹的開花周期。當然,除了季節和雨量的配合外,還要有肥活的土壤。最適合栽培咖啡的土壤,是排水良好,含火山灰質的肥活土壤。
咖啡帶:咖啡不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種植的,因其原是熱帶雨林環境下生長的植物,在系統發育中,形成需要靜風、溫涼、蔭蔽或半蔭蔽及濕潤環境的習性。
溫度:對溫度的要求隨栽培種類而異,小粒種較耐寒,喜溫涼的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9~21度。
雨量:年降雨量在1250毫米以上,分布均勻,特別在花期及小果發育期,有一定降雨量最適宜咖啡的生長發育。
光照:咖啡樹不耐強光,需要適當的蔭蔽,光照過強,生長受到抑制。如果加上水肥不足,就會出現早衰現象,甚至死亡。蔭蔽過度,枝葉太長,花果稀少,產量很低。
風:咖啡喜歡靜風環境。
土壤:咖啡樹根系發達,吸收根分布淺,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世界上大多數的咖啡採收是以手來挑選,因此,採收咖啡是一項耗費人力和季節性密集的過程。由於在同一根樹枝上同時會有花及果實的存在,因此,採集者的食指與拇指就是收集成熟漿果的最佳工具。用手將整條樹枝上的果實刮下,或是使用自動化的採收機,都無法將成熟與青澀的漿果區分開來。
生產低價咖啡豆的咖啡農喜歡使用節省人工的方法採豆,但如此一來,因為品質不純正,減損了咖啡風味,降低咖啡等級。非洲有些地區採咖啡豆的方法是搖晃咖啡樹,把果實搖落地面,在果實受傷爛掉之前從地上撿起。
巴西大部分地區生產次級咖啡,這些地區採咖啡的方法是一次將枝幹上所有葉子、花朵、過熱與青澀果子統統摘下,被如此殘害的咖啡樹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參考資料:CAFFE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