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咖啡產業仰賴的2大咖啡物種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均對高溫極為敏感,不幸的是,未來30年全球高溫、乾旱情況更為惡化,各大咖啡企業憂心忡忡。2017年世界咖啡研究組識(WCR)以及CIAT的研究報告指出, 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咖啡地帶,到2050年將有高達79%的產地最熱月份的平均溫度會高達30°C,另有54%產地最酷熱月份的平均溫度將會超過32°C,如此高溫的環境將無法種出優質阿拉比卡。
產國氣候、水情逐漸惡化 2050年恐不再適合種植咖啡
阿拉比卡對於氣候極為敏感,最適合孕育的年平均溫在18~22°C的區間。然而,各產國最熱月份的平均溫逐年升高,半數產國到了2050年,將不再適合精品咖啡栽植業。研究指出,阿拉比卡理想的白天平均最高溫區間為25~27°C,夜晚理想的平均最低溫區間在12~14°C。
但全球暖化,各產國白天經常出現極端的32~38°C高溫區間,如果土壤水分不足,阿拉比卡在異常高溫下,只要數十小時即可能會枯萎或夭折,即使殘活下來,咖啡品質也不會好。年雨量如果低於1200毫米,必須有灌溉系統維生,最近10來年巴西和越南是靠灌溉設施硬撐起不墜的產量,但偏偏水情一年比一年吃緊,令人憂心不已。
全球暖化影響咖啡產量 恐將損失48~85%咖啡農地
根據2018年WCR提出氣候變遷對各產國咖啡田的影響報告,以及ICO2018~2019年產季各國咖啡產量數據,可歸納出巴西、越南、印度、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烏干達、薩爾瓦多和寮國,合計咖啡產量高占全球67.4%,令人憂心的是上述8國到了2050年,將因全球暖化而喪失48~85%的咖啡農地,淪為重災區;而哥倫比亞、印尼、衣索匹亞、瓜地馬拉、秘魯和肯亞6國,合計咖啡產量占全球23.54%,屆時也會因氣候變遷而損失8~39%的咖啡田地,災情較輕。
咖啡產業如何延續?看全球年均溫、咖啡田地理位置2大關鍵
10年前已有國際機構以21種「大氣環流模式」(GCMs),以及「最大熵」(MaxEnt)物種分布軟體對全球咖啡栽植地適宜度進行分析。根據2015年發表的《氣候變遷對全球主要阿拉比卡產地適宜性的變動預估》,如以悲觀情境預估,全球有3分之1產區到了2050年將喪失40%的氣候適宜性,接近半數產區喪失20~40%的氣候適宜性,中低海拔產地將是主要受災區。如以中等情境來預估,4分之1的產區到了2050年的氣候適宜性將維持不變,但27%產地將喪失10~20%的適宜性,而37%產地將喪失20~40%的適宜性。如以最樂觀估計,目前52%產地的氣候適宜性不變,但34%產地喪失10~40%的適宜性,另有6%高海拔產地因升溫而增加了適宜性。
2050年是悲觀或樂觀?端視全球年均溫的升幅以及咖啡田的地理位置而定。
參考資料:食力FoodNext